中国教师资格网|2010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章节考点解读(七)

更新时间:2018-03-20    来源:教师资格    手机版     字体:

【www.kwkids.com--教师资格】

第七章 社会心理
第一节、社会化
1、 社会化的概念
2、 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
3、 社会化的特点
4、 社会化的种类
5、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6、 社会化的意义
7、 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组成
8、 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

第二节、社会认知
1、 社会认知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2、 社会认知的范围
3、 人际关系的概念
4、 印象的概念与特点
5、 印象形成的模式
6、 信息加工学说关于印象形成的主要观点
7、 社会认知偏差的概念及其类型

8、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9、 晕轮效应
10、 社会刻板印象
11、 内因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12、 归因的概念
13、 海德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14、 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15、 凯利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16、 归因偏差的种类

第三节、社会态度
1、 态度的概念与构成
2、 态度的形成过程
3、 改变态度的方法

第四节、人际关系
1、 人际关系的概念
2、 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3、 友谊的概念
4、 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5、 爱情的概念与构成
6、 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7、 社会距离测量法

第五节、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1、 利他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2、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3、 侵犯行为的概念与特点
4、 洛伦茨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5、 弗洛伊德对侵犯行为的解释
6、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7、 武器效应

第六节、 社会影响与群体心理
1、 社会影响的概念与主要表现
2、 从众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3、 暗示的概念与种类
4、 模仿的概念
5、 群体心理的概念
6、 社会促进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
7、 扎荣茨的“观众效应”的主要观点
8、 群体决策的概念与优缺点
9、 群体领导的概念
10、 领袖人物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来源:http://www.kwkids.com/zhiyezigelei/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