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课有哪些]2010自考公共课邓小平理论概论复习重点(9)

更新时间:2019-03-26    来源:自考    手机版     字体:

【www.kwkids.com--自考】

2010自考公共课邓小平理论概论复习重点(9)

第一考试网整理了2010自考公共课邓小平理论概论复习重点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引言:邓小平指出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重指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即建设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一、 章节结构与内容提要:

本章详细讲了我们基本纲领的第三个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本章分四节: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简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分析其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指出它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说明文明与文化的一致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说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目标中又有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讲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三方面基本内容,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繁荣各项文化事业。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介绍了我们文化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针: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

二、 重难点分析: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

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统一体的一个重要方面。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体。同样,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还包括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如果只讲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而不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那就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其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统一体中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

在1979年10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五大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作的重要贡献。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两重结构,即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方面。这两方面的内容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教育文化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面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统治地位,因此,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然成为该社会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并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工人阶级的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成为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并决定着该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成果为人民享有,为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克服了剥削制度下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享受者相分离的状况。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它的经济、政治方面,还通过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体现出来。由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批判地继承以往文明时代一切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和不公正现象。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同全面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奋斗目标,当然不仅仅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同时也包含着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在邓小平设计的面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中,同改革和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求某一方面的单项突进,而忽视其他方面,就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从物质文明、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三方面统一中去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从思想上保证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形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十分强调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现代生产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智力活动越来越成为主导性的、决定性的活动,物质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精神领域活动的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进人知识经济的阶段。根据现代生产发展的这一新特点,邓小平强调“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p#分页标题#e#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既要靠法制,也要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邓小平认为,宣传、教育、理论、文艺等方面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但如果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因此,创造出更多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就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且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理解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致性:

(1) 指导思想一致。二者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 科学内涵一致。二者都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

(3) 奋斗目标一致。其根本目标都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目标。因此,它是最先进、最优越、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精神文明,在本质上高于其他一切类型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要保证其符合社会主义的思想要求和制度要求,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同时,也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正确方向,提供方法论指导;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培?;四有“新人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一座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宝库,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所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木目标

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明确地把培育“四有”公民规定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也体现了邓小平和我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目标的一贯思想。

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培育“四有”新人,是指个体素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指整体素质。个体素质提高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就有了切实保证。因此,培育“四有”公民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需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又需要有严格的纪律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激发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人的素质提高了,就会自觉地以共同理想、道德、纪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有广阔的胸襟、较强的自控力,灵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容易形成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无疑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也取决于人民的基本素质,人的素质的优劣、高低,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都要以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作为指导和归宿。

有理想,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和********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科学信念。当代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汇到人民群众实现我国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本文来源:http://www.kwkids.com/xuelilei/1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