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17

更新时间:2019-03-23    来源:考研    手机版     字体:

【www.kwkids.com--考研】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17

第一考试网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基本内容]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经济危机,是指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商品绝对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了。所以,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尖锐激化,造成大量商品无法销售,生产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当这一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而危机的爆发,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由于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的再一次爆发。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的爆发,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它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这是因为:第一,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为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准备了物质条件。因为它会推动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回升,从而增加社会需求 ,刺激生产发展。第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基础。因为这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急剧增长,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其结果又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新的经济危机。

3 二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的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 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第二, 危机的程度及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战前严重。

第三, 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第四, 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出现了所谓的“滞涨”。

[重点难点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这种过剩不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商品绝对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多的用不了,而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显得过剩。危机爆发时,一方面是大量的商品积压在资本家的仓库里,甚至是大量的销毁,而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由于支付能力的微弱,缺衣少穿,挣扎在死亡线上。因此,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⑵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有两种具体表现:

一是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力图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便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这一行为的结果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进一步加剧。

二是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强烈欲望,使生产迅速扩大。而在同时,资本主义利润最大化原则又制约着劳动人民收入的相应增长。这样,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相比,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呈相对缩小趋势。当这一矛盾发展到尖锐的地步时,经济危机就会猛烈地爆发。

本文来源:http://www.kwkids.com/xuelilei/15854.html

热门标签

更多>>

本类排行